作为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了40%。随着消费者有肉吃、吃好肉、吃得多样的需求日益增长,实现优质畜禽种源供给愈加迫切。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的芯片,只有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,才能打破国外垄断,保障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破局的关键力量在哪里?肉牛种业关键技术又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?
在内蒙古通辽的一家育种企业,技术人员正通过胚胎移植技术,将优质种牛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体内,使胚胎利用率大幅提升。
此外,肉牛智能化育种也正在快速发展。通过计算机视觉自动化性能测定系统,对肉牛全身三维重建,结合基因组数据库和联合育种体系,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大幅提升。
近几年,在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引领和各地政策的支持下,我国肉牛育种加速发展进程,2021年,我国培育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mdash;mdash;华西牛,它的日增重、屠宰率、净肉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同时也降低了对国外肉牛种源进口的依赖度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 张军民:华西牛种群的推广从内蒙古等6个省份推广到了12个省份,2023年年底,育种群的群体达到1.73万头,生产的冻精目前占全国冻精销售的20%。
目前,我国肉牛育种评估体系及平台建设稳步推进。数据显示,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已收集全国32个肉牛品种的100余万条数据,初步实现了肉牛常规遗传评估,完成软件和硬件的国产化替代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高会江:以基因组选择、基因编辑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,使我们国家在肉牛育种的领域实现了部分对发达国家的反超,例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品种肉牛基因检测芯片,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5%以上。
专家表示,目前我国畜禽种业育种已形成以地方品种为根基,以生物育种为引擎,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,保种、选育、推广的育种全链条正在完善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 周正奎:下一步,我们将推动建立全球畜禽遗传资源共享平台,加快建设世界单体最大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。
作为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了40%。随着消费者有肉吃、吃好肉、吃得多样的需求日益增长,实现优质畜禽种源供给愈加迫切。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的芯片,只有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,才能打破国外垄断,保障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。破局的关键力量在哪里?肉牛种业关键技术又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?
在内蒙古通辽的一家育种企业,技术人员正通过胚胎移植技术,将优质种牛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体内,使胚胎利用率大幅提升。
此外,肉牛智能化育种也正在快速发展。通过计算机视觉自动化性能测定系统,对肉牛全身三维重建,结合基因组数据库和联合育种体系,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大幅提升。
近几年,在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引领和各地政策的支持下,我国肉牛育种加速发展进程,2021年,我国培育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mdash;mdash;华西牛,它的日增重、屠宰率、净肉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同时也降低了对国外肉牛种源进口的依赖度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 张军民:华西牛种群的推广从内蒙古等6个省份推广到了12个省份,2023年年底,育种群的群体达到1.73万头,生产的冻精目前占全国冻精销售的20%。
目前,我国肉牛育种评估体系及平台建设稳步推进。数据显示,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已收集全国32个肉牛品种的100余万条数据,初步实现了肉牛常规遗传评估,完成软件和硬件的国产化替代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高会江:以基因组选择、基因编辑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,使我们国家在肉牛育种的领域实现了部分对发达国家的反超,例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品种肉牛基因检测芯片,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5%以上。
专家表示,目前我国畜禽种业育种已形成以地方品种为根基,以生物育种为引擎,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,保种、选育、推广的育种全链条正在完善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 周正奎:下一步,我们将推动建立全球畜禽遗传资源共享平台,加快建设世界单体最大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