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福建汽车行业网 > > 资讯 > >

决胜“十四五”打好收官战丨扩大清洁用能,让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

时间:2025年08月10日 03:25    来源:千龙网    阅读量:8279   

题:扩大清洁用能,让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

能源行业,一头连着经济的稳定运行,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冷暖。

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,加快能源技术、产业、商业模式创新,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hellip;hellip;近年来,我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。

刷新能源结构含绿量

南海之滨,海南昌江核电基地的塔吊在烈日下挥动长臂,机器的轰鸣与海风的呼啸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奋进乐章。

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开工建设的首个核电项目,不久前,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获得成功,向首次并网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
截至今年7月底,项目59个一级lsquo;里程碑rsquo;已完成42个,机组安装总体即将收官。华能海南昌江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帅月智表示,项目建成以后年输送清洁电量将超过180亿千瓦时,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632.6万吨、减排二氧化碳1168万吨。

这是我国能源发展向绿向新、加速转型的一个缩影mdash;mdash;

大漠深处,光伏板铺展成一片壮阔的蓝色海洋,与连绵的金色沙丘交相辉映;川西高原,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如火如荼,为从高原奔涌而下的清洁水电打造跨区域流动的高速公路;沿海滩涂,海上风电场的白色风塔正挥动臂膀,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力hellip;hellip;

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,建设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。

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,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、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,建成了全球最大、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。十四五以来,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翻番,光伏、风电、水电、核电、新型储能等位居世界第一。emsp;emsp;

不断提升能源含新量

金沙江上,白鹤滩水电站,一座拱形大坝横亘在高耸的山谷间,承受1650万吨的最大水推力。

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科研攻关,把中国水电设计水平、施工能力、重大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,彰显了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在锻造大国重器、建设超级工程中的优势,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已突破2000亿千瓦时。

近年来,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跑出加速度,技术就是资源的趋势更加明显。

新能源技术装备国际领先,光伏转换效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,风电最大单机容量领跑全球,新型储能规模世界第一,建成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项目hellip;hellip;十四五时期,我国能源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蓬勃发展,为能源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。

新产品新技术加速涌现,新模式新业态方兴未艾。

位于福建霞浦县东南海域的西洋岛,过去仅通过一条海底电缆与陆地电网相连,一旦发生海缆故障,抢修要花费不少时间。

近年来,国网福建电力在岛上安装了3台2000千瓦风机、1000千瓦/2000千瓦时电化学储能装置和20.74千瓦光伏设备,建设了具备零碳示范运行能力的海岛微电网。去年,微电网发电量达1500万千瓦时,不仅满足了全岛用电需求,富余的发电量还能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到陆地大电网。

《中国的能源转型》白皮书显示,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,催生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为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。

打通能源市场中梗阻

十四五时期是聚力改革攻坚的重要历史交汇期。通过深化改革、完善政策、规划引领、法治保障等多种手段,我国不断破除能源市场藩篱,推动高效畅通运行,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

电力配置效率事关经济社会运行的质量、成本和可持续性。

不久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印发《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》,明确今年将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,有力支撑度夏期间电力保供,并探索达成多年期绿电交易签约。

专家认为,随着相关改革举措落地,绿色电力消纳将更加便捷。今后,东部负荷中心的企业能够更市场化地购买西部、北部地区生产的绿电,西部地区也能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

我国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说,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运行,南网5省区已实现统一交易、同台竞价,国网、南网实现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,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63%。

除了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之外,十四五时期,我国还在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、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等方面持续用力。

例如,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全国共计核发绿证13.71亿个,其中可交易绿证9.58亿个,同比增长1.49倍。绿证核发量快速增长,折射我国能源底色越来越绿。

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,需要久久为功。

相信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进一步落地实施,改革红利将不断释放,惠及广大企业和消费者,推动电力服务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、再到用绿电的升级,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。

题:扩大清洁用能,让绿色能源点亮万家灯火

能源行业,一头连着经济的稳定运行,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冷暖。

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,加快能源技术、产业、商业模式创新,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hellip;hellip;近年来,我国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。

刷新能源结构含绿量

南海之滨,海南昌江核电基地的塔吊在烈日下挥动长臂,机器的轰鸣与海风的呼啸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奋进乐章。

作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开工建设的首个核电项目,不久前,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获得成功,向首次并网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
截至今年7月底,项目59个一级lsquo;里程碑rsquo;已完成42个,机组安装总体即将收官。华能海南昌江核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帅月智表示,项目建成以后年输送清洁电量将超过180亿千瓦时,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632.6万吨、减排二氧化碳1168万吨。

这是我国能源发展向绿向新、加速转型的一个缩影mdash;mdash;

大漠深处,光伏板铺展成一片壮阔的蓝色海洋,与连绵的金色沙丘交相辉映;川西高原,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如火如荼,为从高原奔涌而下的清洁水电打造跨区域流动的高速公路;沿海滩涂,海上风电场的白色风塔正挥动臂膀,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力hellip;hellip;

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,建设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。

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,我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、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,建成了全球最大、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。十四五以来,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实现翻番,光伏、风电、水电、核电、新型储能等位居世界第一。emsp;emsp;

不断提升能源含新量

金沙江上,白鹤滩水电站,一座拱形大坝横亘在高耸的山谷间,承受1650万吨的最大水推力。

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科研攻关,把中国水电设计水平、施工能力、重大装备制造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,彰显了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在锻造大国重器、建设超级工程中的优势,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已突破2000亿千瓦时。

近年来,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跑出加速度,技术就是资源的趋势更加明显。

新能源技术装备国际领先,光伏转换效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,风电最大单机容量领跑全球,新型储能规模世界第一,建成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项目hellip;hellip;十四五时期,我国能源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蓬勃发展,为能源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。

新产品新技术加速涌现,新模式新业态方兴未艾。

位于福建霞浦县东南海域的西洋岛,过去仅通过一条海底电缆与陆地电网相连,一旦发生海缆故障,抢修要花费不少时间。

近年来,国网福建电力在岛上安装了3台2000千瓦风机、1000千瓦/2000千瓦时电化学储能装置和20.74千瓦光伏设备,建设了具备零碳示范运行能力的海岛微电网。去年,微电网发电量达1500万千瓦时,不仅满足了全岛用电需求,富余的发电量还能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到陆地大电网。

《中国的能源转型》白皮书显示,大力推进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,催生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为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。

打通能源市场中梗阻

十四五时期是聚力改革攻坚的重要历史交汇期。通过深化改革、完善政策、规划引领、法治保障等多种手段,我国不断破除能源市场藩篱,推动高效畅通运行,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

电力配置效率事关经济社会运行的质量、成本和可持续性。

不久前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印发《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》,明确今年将实现跨电网经营区交易常态化开市,有力支撑度夏期间电力保供,并探索达成多年期绿电交易签约。

专家认为,随着相关改革举措落地,绿色电力消纳将更加便捷。今后,东部负荷中心的企业能够更市场化地购买西部、北部地区生产的绿电,西部地区也能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。

我国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。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说,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运行,南网5省区已实现统一交易、同台竞价,国网、南网实现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,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63%。

除了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之外,十四五时期,我国还在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、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等方面持续用力。

例如,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全国共计核发绿证13.71亿个,其中可交易绿证9.58亿个,同比增长1.49倍。绿证核发量快速增长,折射我国能源底色越来越绿。

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,需要久久为功。

相信随着一系列重大改革进一步落地实施,改革红利将不断释放,惠及广大企业和消费者,推动电力服务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、再到用绿电的升级,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分享到微信